您好,请 登录 注册

2017年度中国设计品牌榜 | 柳冠中

作者:张珊   来自源于:中国设计品牌榜 时间:2018-11-26     



个人简历:

柳冠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和交流委员会主任

香港理工大学荣誉教授

中南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广东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等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客座教授。
2018年1月,入选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

人物成就:

1984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业设计系"。多年来勤奋耕耘、为人师表,奠定了我国工业设计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教学体系,已成为我国最著名的工业设计学术带头人和理论家。其教学、学术和设计实践活动遍布大江南北,培养了大批该专业的教学和设计精英、骨干;其"生活方式说"、"共生美学观"、"事理学"等理论方法在国内乃至国际设计界都产生了导向性影响,形成了中国自己的设计理论体系。
其"生活方式说"、"共生美学观"、"事理学"等理论方法在国内乃至国际设计界都产生了导向性影响,形成了中国自己的设计理论体系。 教学教改和学术成果获国家级二等、银奖,省部级一等、二等奖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等、一等奖、金奖以及国际评委提名奖等;设计成果获西德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设计理论被德国出版界刊登;教学思想、理论、方法被国内绝大多数院校相关专业和企业采用、推广;培养的学生已在国际著名企业(如奔驰、西门子、飞利浦、大发、大众等)作为设计骨干。 作为内容教师,每年都超额1--2倍完成教学工作量。除了带研究生、博士生外,还为本科一、二年级上基础课,为高年级上专业设计课;同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还频繁地主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和横向研究课题,带领学生参加国际设计竞赛,并频频获奖。

名师心得

设计是创造一种健康合理的生存方式。强调"创造"--使人类生活更健康、合理、有节制,要与大多数人"和谐";要与大自然"和谐"。设计是谐调人类需求、发展与生存环境条件限制的关系,这称之为适可而止、因势利导的可持续发展之理。设计的对象表面是"物",而本质是"事"。研究"事"与"情"的道理,即"事理"。"事"是"人与物"关系的中介,不同人或同一人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即使为同一目的,他所需要的工具、方法、行为过程、行为状态都是不同的,使用的工具、产品乃至造型、材料、结构等当然也不同,所以把"事"弄明白了,"物"的概念就显现出来了。设计就是把"事理"研究清楚,其"定位"就是选择原理、材料、结构、工艺、形态、色彩的评价依据。这就是把实现目的之外部因素限制与可能--"事"作为选择、整合实现"物"的内部因素依据,即为实现目标系统去组织整合"物"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实事求是"是"事理学"的精髓,也是设计的本质。重在"事"的研究,从实现目的之外部因素入手,建立"目标系统"和"新物种"的概念。设计的结果是"物",但设计的出发是"事"。我们提倡"创造",不满足模仿,必须从研究"事"入手,研究实现目的之外部因素限制,从而深入理解"事"的本质,进而创造"新物种"。这就是中国传统观念的精华--"超以象外,得其圜中"。

名师寄语:
研究当代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用等问题,从中国的资源、所处国际环境,探索自己的生存方式,选择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样的设计自然是"当代的民族化",而不是"博物馆"式的传统形式,更不是"西方式"的文明。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不断地创造了历史和中国民族传统和风格。历史对于现在来说是"昨天",而今天对于未来也是"历史",因此,我们不要从历史的现象出发,那是祖先当时的"事"和当时的生活方式的物化。从中国当代实际出发,不断创造"新的民族传统"才是设计的首先任务。创造中国的"今天",就是创造中华民族"明天的历史"。

名师名言:

注重需求目标系统而不是功能; 注重事而不是物; 注重物的外部因素而不是内部因素; 注重结构关系而不是元素; 注重整体而不是局部; 注重过程而不是状态; 注重理解而不是解释; 注重祈使而不是叙述; 注重设计师与用户的"主体间性"; 因势利导,适可而止; 超以象外,得其圜中。 所属学科学校文字介绍: 清华大学是教育部所属的重点高校,是一所具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目前正在努力向"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 清华大学设计艺术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点的形成以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为起点,50年来,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借鉴国外先进的现代设计经验,经过长期实践积累,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传统与平实求是的学风,注重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型设计艺术教育体系。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成为该专业国内唯一的博士学位授予点。2003年,由人事部批准设立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本学科师资雄厚,聚集了一大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艺术专业学术带头人,队伍年轻,梯队合理,现有教授26人,副教授4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近5年来,本学科点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级奖8项,省部级奖70余项,发表了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核心期刊200余篇。本学科点重视教书育人,分别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篇,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全国优秀教材多部,以及多项省部级教学、教材奖励。本学科与国际多所艺术名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保证了本学科始终处在国际研究的前沿,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培养了大批高质量人才,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月10日,“为中国,设计美好生活!”——2018中国设计品牌大会暨全国建筑装饰行业战略发展论坛在首都北京饭店隆重举办。来自宏观经济界、房地产界、建筑装饰界、工业设计界、家居建材界、民族实业界、权威媒体界等杰出代表1200多人共同见证了“中国设计品牌计划”的启动盛况。




在本次大会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柳冠中荣获“中国设计品牌终生成就奖”,并做了充满睿智,依旧锐利的讲话。

《中国的方案是什么?中国的前途往哪儿走?首先要讲“品”!》
非常荣幸今天有机会在这个场合作为一个相邻的学科给大家表示我的祝贺之意。
说老实话我原来是学建筑装饰,后来改行做工业设计。二十多年来在工业设计的角度看中国的室内设计,或者是建筑装饰,的确有一种突飞猛进的喜悦。
所以今天我想谈谈自己某一方面的认识。


中国有句话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能在当前21世纪我们不能仅仅是“眼见为实”,眼见的东西是一个现象,它背后是什么?就是说“知其然要知其所以然”,大海上面冰山虽然美,但是大家看不到海平面下更为巨大的那一块,而那块如果消失,冰山瞬间就会消失,北极熊将被淹死。我们看到《泰坦尼克号》,其中有一个镜头:一个水手说有冰山,旁边的人却说还远着呢,结果就船下就撞上了。
所以,改革开放四十年突飞猛进,成果十分巨大,但是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下一步的怎么转型、怎么升级。

也就是说,我们做室内设计就仅仅是做室内设计吗?还是说我们应该跟建筑、环境、跟家具、跟我们的家用产品要有互相的关联,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跨界”。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业务发展方向。大家知道方便面是被外卖打倒了,在当今综合的时代,跨界的时代,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后四十年中国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要事先做准备。


今天在谈品牌,品牌的确是对我们中国当前来说非常重要,恐怕也要想一想中国的品牌的“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三个口来写“品”。中国的文字是讲“象形会意”,有非常深邃的含义,三个口意味着什么?第一口,肚子饿了,吃饭有品位吗?没有吃相,狼吞虎咽。第二口,发家了,爆发了,土豪金,那是有品味吗?结婚宴席摆一百桌、车队一百两,那有品位吗?没有品位。第三口,中国讲的品质、品德、品味,是节制、适可而止。



所以大家思考一下,我接触过很多品牌专家介绍品牌概念,我觉得好像大部分都是讲的是“牌”,并没有更多的讲“品”。而品是什么?

我们知道,中国一年在餐桌上的粮食够2000万人吃一年。中国13亿人,中国地大、发展不平衡,我们资源并不丰厚。我们现在GDP是世界第二,但是大家还有一个数字不一定知道。五年前有这样一个统计,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耗费能源是日本的11倍、欧洲的7倍。所以什么东西一乘13亿这个数字非常振奋,但是什么数字一被13亿一除我们就感觉到有点捉襟见肘。
 

所以,我觉得在当前大好形势下,在十九大的精神指示下,中国的方案是什么?中国的前途往哪儿走?我们现在看到的商业社会鼓动的消费、时尚,我希望大家思考一下,从工业设计方面思考,可能要找问题,设计就是找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脑筋急转弯一下,“时尚”怎么解释?短命鬼,设计是短命鬼吗?我们大家都沉迷在“时尚”这个喜悦里,所以我们正视搞设计的,我们要规划中国人未来的生活。刚才领导讲的非常好,我们中国人未来的生活空间是什么,我们大家都要思考。


我是1960年大学毕业,我住在北京的大杂院,上班从来不锁门的,下雨了有邻居给收被子的;我住筒子楼的时候,闻到炖肉味,到了晚上桌子上肯定有一碗炖肉;我现在住在清华15年,对门邻居姓什么、叫什么、长什么样,家里几口人到现在都不知道。保险门,猫眼窗,铁栅栏,这难道是中国的房地产、中国人未来的居住?我觉得中国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什么是中国的方案?我们做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建筑装饰都要思考中国的方案是什么?我们将拿到世界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拿出的模板是什么,我们要思考,不能简单跟着外国人走。


十年前我们请了英国设计委员会主席来做报告,大家知道英国设计委员会主席的地位很高,连撒切尔都说了,英国可以没有首相,但是不能没有工业设计。他做完报告以后,有一个人提出问题,中国的设计该怎么做?那个老外很厉害,点他的鼻子说,那是你的事,你们中国设计要把中国问题解决了,你们就是世界的No.1。所以我们现在该思考了,我们下一步四十年该做什么,我们的品牌建设往哪里引,是不是应该更强调行业品牌,而不要强调每一个企业的品牌。否则我们浪费的资源会很大,我们看到的通篇的广告、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电视台。


有一个企业我觉得非常感动,18年创业到现在,没做过一分钱广告,他的概念是每一分钱广告都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但是我并不是反对广告,我们要做品牌,最重要的是做“品”,“品”对中国人是什么概念?不是宣传。这一点我觉得在今天的大会上可能我提出这一点有点不太符合实际,但是作为工业设计,在这个学科里面一直践行强调,中国到底走哪条路,中国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往那儿走,怎么解决中国问题,我们思考的不是煤气灶,而是中国的厨房;我们思考的不是马桶,而是中国的卫浴;我们思考的不是床,而是卧室。这点和室内建筑装饰设计是一致的。

一个床再符合人类工程学也只有睡着了才能享受,可是睡前呢?他不是一张床的问题。也就是我一直提的我们设计不是一个屋子,不是一个装饰,而是一个相夫教子的空间,是家,家不是房子,房子是没有生命的。


广厦万间,夜眠七尺;你睡觉的也就那几平方米,良田千顷,日仅三餐,我们一定要思考,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精神,这是我们中国人讲的“品”,而不是堆砌,不是用所谓最新的材料,而要思考这是中国真正的传统精神。
我想在这一点跟大家共勉,真正继承中国的传统精神需要我们去创造,创造我们今后的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设计品牌网_CDBP智库_设计中国展-华彰奖_大国设计品牌榜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46978号